脾胃健康看5处!坚持4件“养脾事”,增强脾胃运化力

脾虚是很多国人都存在的问题,脾虚是中医的一个概念,主要是指脾胃功能失调,消化吸收能力下降,这其中一大部分与饮食习惯有关。
。
国人的饮食习惯以五谷杂粮为主,蔬菜和肉类为辅,饮食结构容易导致脾胃负担过重,引发脾虚。此外,我们在烹煮食物时往往会在过程中加入大量的调料,会刺激脾胃,使其功能下降。
另外,肌肉的过劳和过逸都会影响到脾。以往中国人靠劳作为生,过劳是常事,自然消耗脾气;现在,中国从温饱不足变成小康了,体力活动锐减,结果又从过去的肌肉过劳,变成了现在的过逸,过逸就用进废退,同样是对脾气的削弱。
鉴于特定的环境和生活习惯,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,补脾是必修课,是一年四季都需要注重的事情。
01
脾胃健康看五处
看五官
中医讲“脾开窍于口,其华在唇”,若出现面色发黄、口不知味、口干唇燥、舌淡苔白等症状,可能与脾胃不好有关。另外,有些脾胃不好的患者还可出现耳聋耳鸣、鼻腔干燥、眼睛疲劳等症状。
看吃饭
脾胃虚弱的人,食欲不振,饭后感觉腹胀不适,或饭后拉得快。
看体形
脾胃不好的患者因为经常泄泻、不思饮食,身形通常比较消瘦;有部分患者因为津液代谢失常,导致大量水分在体内堆积,还可表现为水肿型肥胖,虽然外表看上去肥胖,但四肢通常无力且身上的肉比较松软。
看症状
脾胃差多是由于湿气引起的,表现为身体沉重,人发困、发沉,没精神,感觉疲劳;大便不成形,或溏稀或便秘,粘厕所难冲干净;嗓子不清爽,总感觉里面有痰,鼻炎、咽炎反复不断;脸上长斑、起痘等。
看舌头
舌胖大而有齿痕,舌苔腻水滑。
02
为什么说脾虚伤五脏六腑?
中医认为脾是“后天之本”,主运化水谷精微、升清降浊、统摄气血,负责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,供全身器官使用。因此,脾的健康对五脏运行至关重要。
比如脾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生血从而滋养心脏,如果脾虚,运化功能减弱,气血生化不足,会导致心血亏虚;如果脾虚,气血不足,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会受到影响,表现为肺气虚弱;脾虚导致的气血亏虚,时间长了也会损伤肾精,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使气机失调;脾和胃相表里,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脾虚者,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。
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,“状态”不好就会伤害五脏六腑,我们需要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全身健康。
03
坚持4件养脾事
情志调养
脾胃功能异常可由情志所伤,因为过思伤脾,会对脾胃功能产生影响,所以平时要保持心情愉悦,多去户外散步,呼吸新鲜空气,遇事多沟通和交流。
按摩腹部
腹部是六腑的所在部位,其共同生理功能是饮食的受纳、消化、吸收与排泄,做好腹部保健,可以加强消化系统功能,防治肥胖、高血压等。
做法:先搓热双手,然后双手重叠,置于腹部,用掌心绕脐按顺时针方向,由小到大转摩36 周,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摩36周,有增加胃肠蠕动、理气消滞、增强消化功能和防治胃肠疾病等作用。
养脾动作——八段锦单举式
①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,继而翻掌上撑,指尖向右,同时右掌心向下按,指尖朝前。
②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,同时引气血下行,全身随之放松,恢复自然站立。
③第3与4步动作同,唯左右相反。如此左右手交替上举各4~8次。
每日坚持锻炼有益五脏,尤其可以促进了胃肠蠕动,增强消化功能。
艾灸
艾灸可以通过温热作用刺激穴位,促进气血运行,增强脾胃功能,调理脾胃虚弱。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足三里、关元、中脘等。注意艾灸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。
04
5种食物是“健脾小能手”
中医认为脾喜温恶寒,过多的寒凉食物(如冷饮、生冷蔬果)会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脾胃虚弱。因此,日常饮食应以温热、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避免油腻、辛辣、寒凉之物。有养脾作用的常见食物有:
莲子
莲子具有甘淡微涩、补益脾肾、固精止泻、润养心神的作用,可以健脾止泻,适用于脾虚之久泻不止、食欲不振,莲子心味苦,可清热,如若体内无热象,食用时将可莲子心取出。
糙米
糙米味甘,性温,甘味入脾脏。脾在五味中对应的是甘味,食用糙米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。脾虚湿重的病人常出现便溏便秘等症状,糙米中富含粗纤维,可以加快肠蠕动,促进大便排出。
猴头菇
猴头菇具有补脾益气,助消化的作用,用于脾胃虚弱,饮食減少,消化不良,或体倦乏力等症。猴头菇提取物可治疗胃黏膜损伤、慢性萎缩性胃炎,加速溃疡愈合。
花生
花生性平味甘,入脾、肺经,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它有健脾和胃、补肾去水、理气通乳、治诸血证的作用。而中医认为,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,脾胃功能非常重要,花生可以调理脾胃,增强脾胃功能,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,能延缓衰老,益毒延年。
莲藕
中医认为,莲藕味甘性凉,能清热生津,凉血止血,补益十二经脉血气,平体内阳热过盛、火旺,熟食莲藕能补益脾胃、止泻、益血、生肌。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,还含有鞣质,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,能增进食欲,促进消化,开胃健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