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天多煮这种豆,祛湿又补气!用好5个方,安然度过湿热天

最近几天湿雨泛滥,刚晒干的衣服又泛起潮气,地板黏脚,墙壁渗水,连呼吸都像含着湿棉花。
此时喝红豆薏米汤,有人越喝越虚;吃麻辣火锅发汗,反惹上火牙痛。其实解这黏腻的暑湿,一味被忽视的白扁豆才是真高手。
01
白扁豆:祛湿不伤正
翻开《本草纲目》,李时珍以“其性温平,得乎中和,脾之谷也”点明白扁豆的精髓。早在南北朝《名医别录》中,它已被列为调理中焦的良品,陶弘景称其“和中下气,通利三焦”。
白扁豆的妙处,在于双向调节之能——湿浊壅盛时,它能如疏浚河道般化浊利水;脾气虚弱时,它又如沃土肥田般补气固中。这种平衡之性,在祛湿药材中独树一帜。对比薏米需炒制减寒,赤小豆久服耗阴,祛湿不伤正是白扁豆最大优势。
在古代,医家们早已看到扁豆的配伍价值。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中的名方"参苓白术散"就选用白扁豆配伍人参、白术,专门应对脾虚湿困导致的慢性腹泻:暑湿天气中,老人出现食欲减退、下肢浮肿;小儿发生食积腹泻;女性遇到带下异常等问题,都可在白扁豆上找到出路。
生白扁豆补脾效果更佳,炒制后祛湿功效更强。烹煮时必须确保煮沸15分钟以上,以分解其中的天然凝集素。同时要避免与空心菜等性寒滑利的食物同食,防止寒凉伤胃。痛风急性发作期也应暂缓食用。
现代营养学证实,白扁豆富含植物蛋白与膳食纤维,升糖指数低,有助于平稳血糖、调节血脂,其营养成分与中医“健脾化湿”理念形成科学印证。
白扁豆的平和特性使其成为家庭祛湿的优选。它不需要复杂的炮制,也不像某些药材那样有严格禁忌。暑湿季节抓一把白扁豆,搭配冬瓜、排骨等常见食材,慢炖成一锅温润汤品。豆粒在汤中渐渐软化,释放出温和的补益之力,帮助身体应对潮湿闷热的天气,恢复脾胃的舒适状态。
02
5个扁豆方,安度湿热天
白扁豆冬瓜消暑汤
材料:白扁豆50克(提前泡2小时)、冬瓜300克(带皮切块)、排骨200克、陈皮1瓣
做法:
① 白扁豆冷水浸泡两小时,猪排骨焯水去沫备用;
② 扁豆排骨加水大火煮沸,转小火慢炖40分钟;
③ 放入冬瓜块陈皮续煮20分钟,关火前加盐调味。
作用:解暑湿头重,适合空调房久坐腿肿者
三豆健脾粥
材料:白扁豆30克、赤小豆20克、黑豆20克、大米50克
做法:
① 白扁豆、赤小豆、黑豆淘洗后浸泡3小时;
② 豆类和大米加水,大火煮沸转小火熬40分钟;
③ 关火前拌入茯苓粉搅匀焖10分钟。
作用:温和祛湿,适合脾虚便溏儿童
扁豆莲藕醒脾饮
材料:炒白扁豆30克、莲藕100克(切丁)、苹果1个(去核切块)
做法:所有材料加1升水煮30分钟,滤汁代茶饮
作用:开胃化湿,适合苦夏食欲不振者
扁豆芡实固带汤
材料:白扁豆40克、芡实30克、山药干20克、乌鸡半只
做法:
① 乌鸡焯水去腥,芡实白扁豆洗净备用;
② 所有材料加水慢炖1.5小时;
③ 撇去浮油加食盐再煮5分钟。
作用:改善女性带下清稀,适合雨季腰酸者
扁豆茯苓安神羹
材料:白扁豆粉30克、茯苓粉15克、藕粉20克
做法:
① 炒白扁豆粉,茯苓粉,藕粉混合均匀;
② 缓缓倒入沸水,快速搅拌成糊,待温度稍降后加入蜂蜜调匀即可。
作用:宁心祛湿,适合暑夜难眠多梦者
温馨提示:暑湿重时,白扁豆每日食用量宜控制在50克以内,避免过量滋腻。搭配适量陈皮或生姜,可增强行气化湿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