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termelon-2687183_640.jpg
三伏天“伤胃果”

炎炎夏日,最诱人的莫过于冰箱里那半个冰镇西瓜——翠绿的瓜皮凝着水珠,刀尖刚划开一道缝,寒气就混着清甜气息扑面而来。

挖一勺西瓜入口,沙甜的汁水瞬间浇灭喉头燥火,冰凉感从舌尖窜到胃底,仿佛给五脏六腑装了空调。可这份爽快背后藏着隐患:许多人天天靠冰瓜解暑,渐渐发现吃点凉的就胃痛,喝热粥都反酸。这口甜爽,竟成了伤胃的温柔刀。

01

冰西瓜为何伤胃

西瓜性寒,古人称其“天生白虎汤”,大寒之性可解暑热。但冰镇后寒上加冰,如同将“白虎”冻成“冰虎”。

三伏天人体腠理开泄,寒气极易穿透防御直击脾胃。脾阳被遏如灶火浇冰,运化之力骤减。轻则腹胀纳呆,重则寒凝气滞——这正是许多人吃完冰瓜后绞痛腹泻、舌苔白滑的根源。

现代人久坐少动、冷饮不断,脾胃本就虚弱。冰西瓜的寒性会进一步消耗脾阳,导致水谷运化失常。长期食用者常见面色萎黄、四肢乏力、大便溏稀,女子还易发痛经带下。这种由内而生的寒湿,比外感风寒更难祛除。

从现代医学角度看,当冰凉瓜肉进入37℃的胃腔,温差引发毛细血管急剧收缩,胃黏膜会瞬间缺血。这种“温度休克”使黏膜屏障出现微损伤,好比滚烫玻璃杯突遇冰水炸裂。

更隐蔽的是,低温环境抑制了肠道有益菌活性,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却更活跃。临床常见患者空腹吃冰瓜后突发急性肠炎,本质是寒刺激削弱了肠道免疫屏障。

作为“夏季第一水果”,解冻,适量食用,一般对身体影响不大。西瓜冷藏后取出,置于在室温下回温,可大幅降低对肠胃的刺激性。(务必切块检查内部无冰碴再食!),存放西瓜时不要和生鲜肉类等放在一起。

另外,尽量买一次性就能吃完的量,不要买太多而剩下,避免吃隔夜瓜。

02

健康吃瓜三法

去籽减寒
西瓜寒性聚于黑籽与白皮。食前挖净瓜籽(籽含氰苷刺激胃黏膜),削去内层白瓤(留0.5厘米红肉)。处理后的瓜肉寒性降30%,更适合儿童老人。

午时温食
选午时阳气最旺时食瓜。切开后室温放20分钟,待凉气散逸再食。每日限200克(约1牙),搭配两片生姜平衡寒性。

煮汤化寒
取红瓤300克+陈皮5克+姜丝10克,加水煮沸3分钟。喝汤弃渣,既存清暑生津之效,又化寒凉之性。此方最宜空调房久坐者。

西瓜伤胃急救妙招
1、热盐袋敷肚脐(粗盐炒热装布袋,敷20分钟)

2、红糖姜茶小口慢饮(50℃为宜,加3粒花椒增温)

*如不适感持续,需及时就医!

03

四类人群慎食西瓜

脾胃虚寒者:脾胃虚寒者常表现为吃点凉食就腹泻、腹部怕冷喜暖、舌苔白滑有齿痕。西瓜寒性会重伤脾阳,诱发“寒上加寒”。

糖尿病患者:西瓜升糖指数高达72(与白米饭相当),200克瓜瓤≈15克糖,极易引发血糖骤升。

肾功能不全者:西瓜含水量超90%,肾脏排水功能弱者易诱发水钠潴留,加重水肿甚至心衰

孕晚期妇女:寒性容易诱发宫缩,西瓜利尿作用加重尿频,影响睡眠,另外,过高糖分还会引发妊娠期血糖波动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
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