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多吃这宝!清胃热,止咳嗽,这样吃更补身体......

夏至过后,雨量可见的变少了,而且随着三伏天即将到来,温度越来越高,身体也开始出现烦渴、缺水、失眠、食欲减退等各种不适的症状。
补水、降燥、补脾等成为了炎热夏天的养生要点。
提起夏季消暑食物,很多人都会想起西瓜、冬瓜、绿豆等,但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款特殊的美食,集清胃、止咳、降燥润肺于一身,被誉为“长寿菜”。
它就是茨菇。
01
茨菇——水中珍宝
茨菇原产自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天然的蔬菜。因其一根可发生十二子,如慈姑乳诸子,故以“慈姑”命名。过年过节,很多南方的家庭会把茨菇这道菜摆上餐桌,寓意添丁发财。
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茨菇气味苦、微寒、无毒”。茨菇因其苦寒之性,具有凉血止血、止咳通淋、散结解毒、和胃厚肠等作用。
茨菇肉微黄白色,质细腻,甘甜酥软,味道有点苦,可用炒、烩、煮等方法烹饪。
夏天吃茨菇,能祛除肺燥肺热,滋阴润肺,使人呼吸通畅舒适。
从现代营养学来看,茨菇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、还富含淀粉、蛋白质、叶酸,和钾、磷、锌等微量元素,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。
清热凉血
茨菇属于性凉的食物,吃起来味道微苦,作用类似凉瓜,清热去胃火。
补钾护心
茨菇中钾元素达到707毫克/100克,钾元素参与身体代谢,有助于维持心肌功能和电解质平衡,维持神经和肌肉兴奋性,保护心肌健康。
增强体质
茨菇还含有大量的赖氨酸,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,有助于增强体质,还可以用于缓解身体虚弱、病后恢复期等。
润肺止咳
茨菇能通经活络,有清热解毒、止血的效果。咳嗽的时候吃一些茨菇,将体内的火气去除,对于肺部来说,对于清肺热来说十分有用。
清胃热助消化
夏季脾虚食少,多是邪火犯脾胃,茨菇属凉性食物,给体内的邪火降温,故能缓解脾虚之症。此外,茨菇还有消肿利尿的作用。
02
茨菇怎么吃最好?
茨菇富含植物纤维,可以增进食欲。不管是炖汤还是红烧,和肉类一起炖煮出来的茨菇,味道非常好。茨菇虽然味道微苦,但过口后有回甘的感觉。
茨菇焖五花肉
食材:茨菇200克、五花肉500克、姜蒜、料酒、食盐、鸡精、生抽、糖等调味
做法:
1、茨菇提前泡发,洗净备用;五花肉切块,姜蒜切末;
2、热锅凉油,将五花肉块煎至两面金黄。加入适量料酒,将姜蒜末炒香;
3、放入茨菇,翻炒均匀。加入适量的高汤或清水,煮沸后转小火慢炖至五花肉熟烂;
4、加入适量食盐、鸡精、生抽、糖进行调味,搅拌均匀,炖至汤汁浓稠,即可出锅。
焦色茨菇
食材:茨菇300克、老抽、生抽、盐、蚝油、鸡精
做法:
1、茨菇根部用刀切去,削掉的外皮;
2、处理好的茨菇用清水冲洗干净,沥干水分放入盘中,上锅大火蒸20分钟左右,蒸好放凉后放到案板上,小的茨菇一分为二,稍微大一些的切成四瓣放入盘中备用。
3、锅里倒少许的食用油,下入茨菇块中小火翻炒,当看到表面微微焦黄色的时候,添加少许的盐、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鸡精翻炒均匀,装盘即可。
茨菇炖鸡汤
材料:土鸡半只、茨菇11颗、枸杞1把、姜1块、大葱1段、盐适量
做法:
1、土鸡剁小块,茨菇削外皮;鸡块入凉水锅,煮开后捞出,用热水洗去血沫;
2、鸡块、姜片、葱段入炖锅,加适量热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;
3、鸡肉9分熟时,茨菇切块;
4、茨菇放鸡汤中同炖,起锅前撒枸杞、盐调味即可。
03
茨菇怎么挑?
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判断慈菇的新鲜程度:
外观:茨菇应该选择表皮完整、色泽鲜亮的,没有破损或者斑点的。
质地:茨菇的质地应该硬而紧密,手感有弹性。
气味:新鲜的茨菇应该有一种清香的气味,如果有异味或者腐烂味道的,说明不新鲜。
04
茨菇这样保存更新鲜
如果是短期内保存茨菇,可以选择清水浸泡法。将茨菇仔细清洗干净,放入合适的容器中,倒入能完全淹没茨菇的清水。为防止茨菇上浮,可放置一个重物压着。需注意,不要使用铁质容器,以免茨菇受到影响而变色。
若要保存时间长一点,用盐水浸泡。把茨菇根部的杂质清理干净后,放入浓度为 1%的盐水中浸泡 10—15分钟,接着捞出沥干水分,然后装入塑料袋中,置于冰箱,可保存3—5天。
另外,茨菇属于水生蔬菜,对铅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、积累能力。为保证茨菇的食用安全,加工时千万不要怕麻烦,认真去除表皮,其次不要怕浪费,一定要把顶芽掐掉。
05
哪些人不适合吃茨菇?
茨菇本身的性质相对较为寒凉,一次性进食过多或长期大量食用,就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,导致肠胃蠕动减慢,引起腹泻。
痛风患者食用后会加重体内的寒气,可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瘀阻,影响体内尿酸的正常代谢,加重身体的疼痛感。
妊娠期的女性不建议食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