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egetable-4255398_640.jpg
连绵的雨幕笼罩天地,空气里弥漫着潮湿与闷热交织的黏腻感。此时天地间的湿浊之气最易侵扰人体,很多人会感到身体困重如裹湿布,脑袋昏沉不清醒,鼻息发烫却汗出不透,胃口更是差到极点,看见饭菜只觉得胃里好像堵着一团湿棉花。

这种典型的“湿困脾阳”状态,正是湿热天气给予我们身体的强烈信号。

01

潮湿天气的解药:紫苏叶

这种时节,一把带着独特辛香气息的紫色叶片,悄然走进药膳的殿堂——它就是药食同源的紫苏。田埂边、菜园旁,常可见到它的身影。叶片饱满舒展,正面是浓郁的绿,翻转背面或叶缘常呈现出优雅的紫红。用手轻捻叶片,一股清冽醒神的辛香立时迸发出来,其间还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清凉感。

翻阅《本草纲目》,早有记载:“紫苏,味辛气温,其性疏通……叶尤能发散风寒,行气宽中。” 这枚平凡的叶子,实则是中医对付湿邪困阻的常用之品,核心作用有三:

发汗解表散寒湿:辛温之性可透散侵袭体表的寒湿之气。淋雨受凉、或觉浑身酸重微微怕风时,一杯热紫苏水能助微微汗出,带走粘滞不适。

醒脾化湿开胃口:辛香之气专入脾胃,能振奋被湿气困住的消化功能(中医称为“醒脾”),化解胸闷腹胀、口中粘腻无味的烦恼。《本草化义》赞誉其“快膈宽中,为醒脾胃之珍品”。

和中解郁通滞气:湿阻常导致气机不畅。紫苏能疏通中焦,缓解湿浊引起的气滞腹胀,甚至吃了寒凉生冷或鱼虾后的胃中不适。现代科学发现其有效成分(如紫苏醛)确具调节胃肠活动、轻度抗炎的作用。

Image

02

紫苏泡水的妙用

用法简便实效:取新鲜紫苏叶6-8片洗净(或干品5克),沸水冲泡,加盖焖泡5分钟,茶汤渐显淡绿或微红色即可饮用。温热饮下,一股辛香暖流通开阻滞,身体困重和胃口不佳常能得到缓解。不少民间经验表明,在梅雨季或台风天连续饮用数日,能有效减轻“湿气缠身”带来的诸多不适。

四款实用祛湿食方
紫苏泡水简单有效,如能搭配当季药食,更能提升祛湿健脾之效:

紫苏陈皮茶

材料:鲜紫苏叶5-7片,陈皮1小块(约3g),红糖少许。

做法:紫苏、陈皮沸水焖泡8-10分钟,加糖调味即可饮。早晚各一杯。

作用:芳香醒脾,除闷解腻。尤其适用饭后腹胀、口粘乏味、遇湿轻微鼻塞。

紫苏薏米饮

材料:鲜紫苏叶10片,生薏米30g(略炒至微黄尤佳)。

做法:薏米加水煮20分钟至软,关火前3分钟投入紫苏叶焖3分钟,滤汁饮用。每日一剂。

作用:利水渗湿,消浮肿。适合舌苔厚、大便稀、身重腿沉明显者。

紫苏姜枣饮

材料:鲜紫苏叶8片,生姜5片,红枣(去核)3-4枚。

做法:姜枣加水煮10分钟,熄火前投紫苏焖5分钟滤饮。

作用:温胃散寒化湿。专克天热贪凉后胃痛、腹泻、怕冷颈僵。

紫苏消暑茶

材料:鲜紫苏叶5片,鲜薄荷叶5片,山楂片5g,乌梅1个(拍裂)。

做法:所有材料沸水焖泡10分钟,可加少量冰糖。全天代茶慢饮。

作用:解暑理气不伤津。调理暑湿所致口干舌燥、头闷食少。

温馨提示:鲜紫苏叶宜选气味浓烈、无病斑者为佳。干品药效不减,各大药房有售。紫苏叶入膳不宜久煎久煮,沸水短时焖泡更利于保存其辛香开窍之力。若遇舌红苔黄燥、便秘尿黄等明显热象者,建议咨询医师再行使用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
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