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小满,吃苦胜似进补!六种“苦菜”清热去暑气,全家都适宜

小满,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气候特点是降水频繁,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。小满节气后南方雨水渐盛,正如民谚云“小满,江河渐满”,小满反映雨水丰盈。
初夏时节气候炎热多雨,饮食方面应当以消暑、祛湿为主,像红豆、薏米、冬瓜、山药、绿豆等都是夏季常用的食材。
而事实上,“苦”也是夏季所推崇的味道之一。
小满吃点苦!
《周书》有云:“小满之日苦菜秀”。这个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最后一刻,在粮食不丰的年景,古时会采集带苦味的野菜(苦苦菜)来饱肚,以补充粮食短缺,久而久之演变成习俗。
从养生的角度看,夏季吃苦对身体也是有益的。入夏后人体容易燥热上火,平时易感到口渴干燥,苦味的蔬果,给人提供一种清爽的感觉。
中医学认为,夏季人之所以不爽,是缘于暑盛湿重,既伤肾气又困脾胃。苦味入心,苦味食物可以去心火,亦可健脾燥湿,从而使人体达到平衡。
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,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、退热、除烦、提神及健胃功能的生物碱、氨基酸、苦味素、维生素及矿物质。
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款夏季有益于养生的苦味蔬果,为大家清清热,提提神。
1
败酱草
败酱草民间有“天香菜”的别名。中医认为,败酱草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泻心解暑、除烦明目等作用。
败酱草虽有一点苦涩味,但并不影响食用体验,口味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败酱草中还含有多种黄酮类、甾醇类物质,有调节免疫力、抑癌防癌的作用。
佛手败酱草瘦肉汤
材料:猪瘦肉100克,败酱草30克,佛手10克,玫瑰花10克。
做法:将猪瘦肉洗净,切片。佛手、败酱草、玫瑰花洗净,以干净纱布包裹入沙煲内水煎,去药包,再放入猪瘦肉,再煎供食。饮汤吃猪瘦肉,每天1次。
作用:清肝火,解暑热
2
凉瓜
在夏天的时候,天气比较炎热,容易导致上火或者脸上长痘痘,苦瓜味苦、性寒,在摄入体内以后,可以帮助人体去除热气,达到消暑清热的效果,而里面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,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另外,凉瓜是一种低热量的食物,每100g凉瓜只有18卡热量,是减肥人士的理想蔬果。
简易凉瓜水:凉瓜一个,剖开去瓤,切碎后用水煎服即可,有助于应对烦热口渴,口腔上火等。
3
百合
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,这是百合发苦的原因,这种生物碱对人体无害。
中医认为,百合味甘、性寒,归心、肺经。作用平和,能补肺阴、清肺热,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。百合含有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及钙、磷、铁、镁、锌、硒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C,泛酸、胡萝卜素等营养素。
百合饮
材料:百合100克,白木耳60克,白冰糖60克。
做法:百合洗净后放入砂锅中,加水500毫升,再加白木耳、白冰糖同炖至熟即可。
作用:清热生津,解暑消烦
4
苦菊
苦菊性寒,味苦,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可以缓解目赤耳痛、咽喉肿痛、口舌干燥等症状。
苦菊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以及钾盐、钙盐等,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,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,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。
苦菊粥
材料:苦菊120g,冰糖15g,粳米150g,精盐适量
做法:先将苦菊洗净,切碎,再将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,加适量水,用小火烧开,放入苦菊、冰糖、精盐,转用小火熬成稀粥食用。
作用:服用苦菊粥能够滋养脾胃,益气养血,对于体虚之人十分有益。
5
莲子芯
莲子芯是白莲中间的绿色胚芽,味道苦,无毒,微寒,具有清心去热、止血、止咳、降糖的作用,莲子芯药用价值大,可以养心益智、调整元气、清心火等。
莲子心甘草茶
材料:干莲子心2—3克、生甘草2—3克
做法:莲子心用开水冲洗洗净备用,生甘草洗净并切成小片或研磨成粉末状备用;将上述两味药物放入茶具内或保温杯中,用刚开的开水冲泡,焖5分钟,代茶频饮。
作用:清心养神,泻火解毒
6
莴苣
莴苣口感清爽,可生食,凉拌,清炒,做汤,腌制,吃法多样,营养丰富。
莴苣中富含钾、钙、铁、锌、镁、硒、磷等人体所需的金属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,同时各种维生素,如维生素A,维生素E,B族维生素,包括烟酸,维生素B1,B2等,C等。
中医认为莴苣,性凉,味甘苦,入胃经,小肠经,具有通乳,清热利尿,解毒消肿的作用。
酸辣莴笋
材料:莴笋350克,辣椒油10克,醋10克,香油5克,盐2克,味精3克。
做法:
1.莴笋去皮、洗净,切成6厘米长、2毫米见方的丝,用盐拌和入味,滗去盐水;
2.用辣椒油、麻油、味精、醋调成酸辣味汁,与莴笋丝拌匀装盘即成。
作用:镇静安神,润肠通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