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gnolia-flower-8635583_640.jpg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清明前后是阳气升发的“旺季”,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“鲜”字,因此,饮食上,我们也应当以“鲜”为主。

而说到新鲜的时令饮食,肯定离不开两种食材——“新芽”和“鲜花”。

1

清明前后吃“新芽”

1

绿豆芽
从中医角度来说,开春吃豆芽,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,有利于肝气疏通、健脾和胃。绿豆芽可焯水后凉拌,也可做汤,还可用来涮火锅。

适合人群:性格急躁者、口腔溃疡、肝火旺盛者

2

豌豆苗
我国古代一直将豌豆苗视为珍稀之蔬,寻常人只有在酒席上才能偶尔吃到。

豌豆苗含钙质、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,有利尿、止泻、消肿、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。

豌豆苗可用于凉拌、清炒或涮火锅等等。

适合人群:高血压患者、高血脂患者、癌症高危人群、女性

3

蒜苗
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蒜苗具有祛寒、散肿痛、杀毒气、健脾胃等作用。清明时节正是蒜苗上市的季节,配搭肉类时可以选择五花肉或鸡肉等高蛋白的肉类,营养丰富,口感爽脆。

蒜苗炒肉

材料:青蒜苗250克,五花肉150克,瘦猪肉150克、盐少许,酱油1大勺

做法:

1.五花肉洗净,切薄片,拌入调味料略腌。

2.将两大匙油烧热,放入肉片大火爆炒,肉色变白时盛出。

3.蒜苗择除老梗,洗净,切小段;辣椒片开,去籽,切粗丝;

4、用两大匙油炒蒜苗,并加调料放入辣椒丝同炒。

5、倒入肉片,炒至汤汁收干即盛出。

适合人群:易感冒的人、心血管病患者、消化不良的人

4

春笋
春季是春笋、芦笋大量上市的时候,也是尝鲜的好时机,芦笋有鲜美芳香的风味,能增进食欲,帮助消化,错过又要等一年了。

春笋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,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也特别丰富,同时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素、有助于通便。

适合人群:免疫力低下者、便秘患者

5

荠菜
荠菜伴随着春天一同生长,自带春天的味道,发芽长,长的早,吃的早,清明前后,是吃荠菜的最佳时期,再晚一些到了谷雨,荠菜就要长出来小黄花变老了,再吃可就咬不动了。

荠菜虽然是一种野菜,但是对于人体健康的益处很多,可以调理脾胃,滋补强身,

适合人群:呼吸道疾病患者、免疫力低下者、视物不清者

6

香椿
香椿,香椿是是香椿树的嫩芽, 也被称为"树上蔬菜", 它香味浓郁,吃完之后口齿留香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香椿营养极其丰富,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糖,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,对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,热利湿、利尿解毒等作用。

香椿芽香味中带着一股味道,不喜欢的朋友得靠水焯去除。水焯时间长短,取决于鲜嫩程度。水焯后一般要加辅料,拌豆腐和炒蛋最为常见。

适合人群:湿热重者、食欲不振者、女性

2

清明前后“喝”鲜花

好的茶叶大多是在清明节前后采摘的,被称为明前茶。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,芽叶细嫩,色翠香幽,味醇形美,是茶中佳品,所以有“明前茶,贵如金”的说法。

清明前后喝点花茶饮,不但应节,还有益健康。

玫瑰花:中医认为,春天是生发的季节,春天喝玫瑰花茶有助于肝气的抒发,气血的调达,对于疏肝理气、活血调经等有一定的帮助。

甘草茶:甘草有抑制胃酸、调节激素、镇咳祛痰等作用,可改善风火牙痛、火眼、感冒咳嗽等症。

茉莉花:茉莉花茶可“祛寒邪、助理郁”,是春季饮茶之上品,喝茉莉花茶可以振奋精神,还能清热解暑、健脾,并能滋润肌肤、养颜美容。

月季花:味甘、性温。功擅活血调经、疏肝解郁、消肿解毒。可用于痛经、闭经、胸胁胀痛、跌打瘀肿。

红花:味辛,性温。功擅活血通经、祛瘀止痛。可用于痛经、月经量少、跌打肿痛等。

白菊花:白菊花茶具有养肝平肝、清肝明目的作用,特别适宜春季饮用,尤其适合工作与电脑有密切联系的姑娘们。

槐花:槐花有清肝凉血的作用,有些老年人血热,出现大便干燥、便秘、眼睛干涩等症均可饮用。

金银花:性味甘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、消肿止痛的作用,可缓解春季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、流行性感冒也有缓解之效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
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