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肾入手,中医如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?

三月的风拂过枝头新绿,恰如女性生命里流转的光华。3月8日,在这个属于全球女性的节日里,我们不仅致敬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坚韧与智慧,更想将目光投向一个常被忽略的生命阶段——更年期。
据统计,我国超2.1亿女性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更年期潮热、失眠、情绪失控的侵袭,而其中仅30%主动寻求科学干预。
西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,倾向于用激素替代疗法,缺什么补什么,而中医则不同。中医更擅长以“调和阴阳”为钥,从五脏和经络中探寻治疗奥秘,帮助女性重构身心平衡。
更年期综合征在中医学亦称“经绝前后诸证”。多因妇女将届经断之年,先天肾气渐衰,任脉虚,太冲脉衰,天癸将竭,导致机体阴阳失调,或肾阴不足,阳失潜藏;或肾阳虚衰,经脉失于温养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症候。
今日我们为大家分享一则医案。患者从身烘热感,失眠多梦,近半年月经紊乱到好转,仅用了两周时间。集天然与安全于一身的中医诊疗方案,让她重新触摸到“自己”的温度,更陪伴她度过了更年期这一段特殊的生理时期。
广东省名中医,十三行国医馆名医工作室罗永佳主任认为,更年期属阴阳两虚,失眠、烘热汗出、心悸等均为机体阳气无所依附而发散太过的表现,主要辨别脏腑虚实,抓住肾气虚衰这一共性。治疗从肾入手,阴阳并补,调和阴阳,习惯辨证用药如下:
调和阴阳(清肝火、敛肝阴)——柴胡、白芍。
清肝火——女贞子、旱莲草、麦冬。
固肾温阳——补骨脂、杞子、淫羊藿、菟丝子。
补肾阴并安神定志——酸枣仁、麦冬、五味子、延胡索。
心肾不交者——百合、知母等。
肝气郁结——当归、丹皮、郁金、香附、薄荷、佛手等。
脾虚者——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补骨脂。
气滞血瘀——丹参、三棱、莪术、地龙。
烦躁不安——龙齿、牡蛎。
临证辨治分型
(1)阴阳两亏、心肾不交:头部烘热汗出,心悸、失眠、恶风。治则:阴阳双补、清补兼施。
方药:柴胡、白芍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麦冬、补骨脂、淫羊藿、菟丝子、酸枣仁、麦冬、五味子、延胡索、龙齿、紫石英。
(2)肝郁气滞:心情不畅、恼怒抑郁、失眠。治则:疏肝解郁。
方药:柴胡、白芍、薄荷、麦芽、郁金、素馨花、佛手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党参、酸枣仁、麦冬、五味子。
(3)脾虚不涩:心悸、汗出、失眠伴气虚、乏力,恶寒,大便烂或次数多,夜尿多。治则:健脾温肾。
方药:党参、白术、补骨脂、菟丝子、熟附子、淫羊藿、杜仲、芡实、莲子、女贞子、覆盆子。后期益气健脾祛湿,常以参苓白术散加减。
发病节气:寒露后两天。
主诉:心烦、潮热盗汗2个月。
现病史:身烘热感,咽痒,干咳,近半年月经紊乱,末次月经为2017年8月5日,易发脾气,不欲饮食,不易入睡,梦多,二便尚可。舌暗紫,苔薄白微黄,脉细数。
既往史:曾因室上性心动过速行消融术。
过敏史:无。
中医诊断:绝经前后诸症。
证候诊断:肝肾亏虚,阴阳失调。
西医诊断:围绝经期综合征。
治法:调补肝肾,清肝敛阳。
处方:淫羊藿10g,旱莲草10g,女贞子10g,柴胡10g,白芍10g,大枣15g,沙参10g,酸枣仁20g,五味子10g,芡实20g,郁金10g,麦冬20g,甘草3g。共7剂。
复诊:2017年10月17日。
症状及体征:诸症较前改善,现仍见盗汗,食后腹胀不适,无反酸,无胃痛。
证候诊断:肝肾亏虚,阴阳失调。
治法:健脾疏肝、调和阴阳、止汗。
处方:柴胡10g,白芍10g,陈皮15g,浮小麦10g,酸枣仁15g,五味子10g,延胡索10g,淫羊藿15g,枳壳15g,厚朴10g,佛手10g,白术15g,甘草3g,沙参15g。共7剂。
复诊:2017年10月24日。
症状及体征:诸症较前改善,身烘热感及乏力均明显减轻,现眠稍差,梦多,舌紫暗,脉弦细。
证候诊断:气虚血瘀。
治法:健脾益气、行气活血。
处方:黄芪15g,党参15g,白芷10g,白术10g,茯苓10g,杞子10g,丹参15g,川芎10g,延胡索10g,五味子10g,芡实15g,甘草3g。共7剂。
心得:该患者的治疗从补肾入手,阴阳并调。后期以益气健脾、活血通络收功。
更年期不是生命的寒冬,而是从盛夏向金秋过渡的丰收季,在这生命的换季时分,愿我们以中医智慧为舟,驶向更从容的第二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