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吃它,补气堪比吃人参!一天泡两颗,气血充盈发肤变好了

北人参,南桂圆
春天一到,办公室的零食筐就悄悄‘换季’了——枸杞菊花茶退居二线,倒是角落里那包红褐色的桂圆干,成了打工人的新宠。抓两颗丢进保温杯,热水一冲,甜丝丝的香气混着电脑键盘声,既美味,又养生。
桂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脂肪,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,对身体有多种好处。中医认为,桂圆味甘、性温、无毒。甘能入脾,是滋补的佳品。
李时珍云:“食品以荔枝为贵,而资益则龙眼为良。”清朝王士雄更是认为它“大补气血,力胜参芪。”民间又有“北人参,南桂圆”的说法,因为这两种药材补气血的效果都非常好。
桂圆虽然是秋季上市的水果,而桂圆干则随时都可以买到。桂圆干与新鲜桂圆相比,滋补效果更加持久且强效,尤其在调理气血、安抚神经方面有更明显的效果。
益气养血 胜老母鸡
新鲜的桂圆汁多甜蜜,美味可口,晒干后制成桂圆干,也是别有一番风味,中医认为桂圆有多种养生作用。
益气养血
桂圆干有益气养血的作用,适合缺血性贫血、失血性贫血、气血耗伤的人服用。
日常适量食用桂圆干可补充机体气血,对心脾两虚、气血不足等导致的不适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,常用于气血亏虚导致的面黄肌瘦、头饭干枯、精神状态差、易疲劳等等。
养心安神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桂圆味甘,性温,无毒,入心脾二经,有补血安神、健脑益智、补养心脾的作用。
春季容易失眠,桂圆干有养心安神的效果,能帮助失眠或心中烦闷者快速入眠。但注意桂圆干因含糖分较高,糖尿病患者当少食或不食。
补脾健胃
桂圆味甘、性平温、无毒,入心、脾、胃经,可用于调理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、食欲减退、腹痛腹泻等症状,但需注意阴虚火旺症状不能服用。
桂圆一身都是宝
桂圆一身都是宝,除了桂圆肉,连我们经常会忽略掉的龙眼壳、龙眼核均可入药。
桂圆壳
《本草再新》记载,龙眼壳有祛风的作用,可用于改善心虚、头晕、头痛,还能聪耳明目、散邪祛风,外用居多。
桂圆壳在中医临床上是治疗人类烧伤烫伤的常用药,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把它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麻油调成药膏,直接外敷在受伤的部位,每天用药1~2次,有助于消肿止痛,加快伤处愈合。
将桂圆壳煎水外洗,还能改善多种皮肤病,如荨麻疹、瘙痒症、夏季皮炎等,消疹止痒等。
桂圆核
桂圆核仁有止血、定痛、理气、化湿的作用,也可治疗创伤出血、疝气、瘰疬、疥癣、湿疮等。
《纲目拾遗》记载龙眼核治小便不通:“龙眼核,去外黑壳,打碎,水煎服。如通后欲脱者,以圆肉汤饮之。”
桂圆核与荔枝核、小茴香配伍使用,可治疗疝气。
家中有儿童的,可以常备几个桂圆核,一旦孩子发生了磕碰外伤,用桂圆核磨粉涂敷有助于祛疤。
三个食疗方:补益气血养心神
冰糖桂圆莲子银耳羹
材料:桂圆干8颗、莲子15颗、冰糖若干、银耳一大朵、枸杞20颗
做法:
1、桂圆干、莲子和银耳分别用清水浸泡2小时;
2、切碎银耳,与桂圆干、莲子、枸杞、冰糖等一起加入锅中;
3、加水没过食材1厘米;
4、炖煮20分钟左右即可
作用:补心脾、补气血、安神助眠
圆肉粳米粥
材料:桂圆干30克、粳米50克、白砂糖适量
做法:
1、将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煮沸;
2、煮沸之后文火煲40分钟,加入桂圆煲15分钟即可;
3、加入砂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。
作用:养脾胃、补体虚
桂圆大枣红豆汤
材料:桂圆干30克,大枣50克,红豆150克
做法:
1、红豆用清水洗净,浸泡2小时备用;
2、桂圆去壳留肉备用;
3、泡好的红豆、大枣、清水,上火煮沸;
4、加入桂圆,再次沸腾后,转文火煲60分钟;
作用:补气益血、调整免疫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