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nger-1960613_1280.jpg
血液粘稠需警惕

我们都知道血液的重要性,它是营养物质的载体,也是氧气的运输舱,缺少血液的滋养,脏腑便会“枯竭”,功能失效。

比如,当血液黏稠度增高时,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,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,比如加重心脏负担,引发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

血液粘稠还会提高血栓形成的风险,增加中风、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,并容易影响身体各组织器官的供氧和营养,导致疲劳、头晕等症状。

因此,预防血液黏稠度增高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。

01
血液黏稠,身体出现6个信号
俗话说:“人与血管同寿,人老先从血管老”,这使得中老年人群的血管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。血液粘稠与血管堵塞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隐患,其出现时往往伴随着异常信号。

胸闷、心悸:血液粘稠会增加心脏泵血的难度,导致心脏供血不足,引发胸闷、心悸,甚至感觉心跳异常。

手脚冰冷、麻木: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四肢末端供血不足,常出现手脚冰凉、麻木或针刺感,特别在冬季或静止状态时加重。

视力模糊:眼睛供血不足会导致暂时性视力模糊,特别是运动后或长时间用眼时加重。严重时可能出现眼部出血或视网膜问题。

经常性头晕、头痛:血液流速减慢导致脑供氧不足,尤其在清晨或久坐后起身时更容易出现头晕。

蹲下活动时气短:对于肥胖者及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,蹲下活动时可能会感到气短甚至呼吸困难。这是因为下蹲时腹压增大,回心血量减少,同时血液黏稠度增加,使得肺部和脑部的血液供应不足。

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:由于脑细胞供氧不充分,长期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甚至出现轻度认知障碍。

02
生姜加一物,疏通心血管
生姜,作为中医食疗中的常用食材,被誉为“百药之长”,具有发汗解表、温中止呕、化湿散寒等多种作用。现代研究发现,生姜中的姜辣素等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,防止血小板凝集,从而起到预防血管堵塞的作用。

姜枣茶

材料:生姜5片、红枣5-8颗、蜂蜜适量

做法:将红枣洗净、去核,与生姜一起放入锅中,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,放凉后加蜂蜜调味。

作用:姜枣茶有温中健脾、补气活血的效果,适合气虚、手脚冰冷、血液循环不佳者饮用。

生姜蜂蜜水

材料:生姜3片、蜂蜜适量、温水300毫升

做法:将生姜片用温水冲泡5分钟后,取出姜片,加蜂蜜搅匀即可饮用。

作用:帮助清理血管,改善血液粘稠度,适合早上空腹饮用,尤其适合寒性体质。

生姜大蒜饮

材料:生姜3片、大蒜2瓣、蜂蜜少量、温水300毫升

做法:将生姜和大蒜切碎,用温水冲泡5分钟,加蜂蜜调味后饮用。

作用:生姜和大蒜的组合具有抗氧化、抗炎作用,有助于降低血脂、保护血管壁,适合血脂偏高者。

生姜洋葱汤

材料:生姜5片、洋葱半个、胡萝卜半根、鸡骨头适量。

做法:将所有材料加水煮汤,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,调味后饮用。

作用:洋葱含有槲皮素,有助于抗血栓、降低胆固醇,配合生姜一起食用,可改善血液循环。

03
生活中如何降低血液黏稠度

勤喝水
选择温度适中的白开水,大约在20℃~25℃之间,慢慢小口喝效果更佳。最佳喝水时机是晨起空腹时、三餐前一个小时以及睡前。每次饮水量建议在150~200毫升,睡前可以稍微少喝一些,大约100毫升左右即可。

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
适量增加黑木耳、洋葱、香菇、菠萝、西红柿、红葡萄、橘子等食物的摄入。还有一些低热量的食物,比如芹菜、胡萝卜、魔芋、山楂、紫菜、海带、玉米等。

另外,蔬菜和水果除了富含水分,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粗纤维。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血脂。

摄取优质脂肪
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,如橄榄油、坚果、三文鱼等,有助于减少血管中的坏胆固醇。

有氧运动
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可以加速血液循环,减少血液粘稠等,但应避免剧烈运动,否则可能导致血乳酸增加,反而使血液更粘稠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
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