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面上各种保健品,已成为中老年人群体的消费宠儿,俗话说,是药三分毒,因为吃保健品吃出意外的事情也常见诸于报道。

在各类保健品当中,维生素看起来是那种“看着不贵,吃了不亏”的品类,多吃了能强身健体,事实上真的如此吗?

药片.jpg
杭州53岁的陈先生患有脂肪肝,还特别容易感冒。为了提高免疫力,服用了一款进口复合维生素。吃了一周后不见效果,陈先生自己加大了剂量,从1天1颗加到了1天8颗。

半个月后,陈先生出现小便、眼珠和皮肤都变黄,检查后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导致肝衰竭,而过量服用维生素就是发病的祸根。

根据《商业内幕》报导,英国一名中年男子在私人营养师的建议之下,每天服用20颗维生素D,还有包含维他命B2、B9、C与益生菌等其他19种营养品,结果一个月后开始出现腹痛、呕吐、腿部抽筋、口干舌燥、耳鸣和腹泻等症状,而他停用补充品后症状依然没有缓解。

当时他怀疑是罹患癌症,结果到医院接受电脑断层扫描和磁振造影检查后,排除了癌症或细菌感染的可能。医生接着询问后才发现,他先前每天服用20颗维生素D,导致体内钙量含量超标,造成急性肾损伤。

在美国,一名55岁的女性因为体内过量的维生素C引发急性肾损伤及肾脏高草酸尿症,必须持续透过血液透析维系肾脏健康,并已确诊属于终末期肾脏病。

因为过量服用维生素而损伤肝肾的案例比比皆是,这种营养素,为何吃多了就变成了“洪水猛兽”?

1为什么过量服用维生素会导致肝衰竭?
在某些情况下,当补充的维生素超过了个体需求量,甚至超出了最高耐受量时,便会产生相关毒性。

比如维生素D可以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,并促进钙从骨骼中释放,增加血液中钙的浓度,但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D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,引起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。

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名为“角鲨烷”和“4-羟基-2,3-转型鲨烯”的代谢产物,这些代谢产物也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。

长期超量摄入维生素E可能会导致过度抑制自由基活性,从而干扰正常的细胞反应和代谢,引起肝脏损害,导致脂肪肝,甚至进一步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。

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各种维生素量如下:
1.维生素A:男性:800RAE/d,女性:700RAE/d。
2.维生素D:成年人:10ug(微克)/d。
3.维生素C:成年人:100mg/d。
4.维生素B1:男性:1.4mg/d,女性1.2mg/d。
5.维生素B2:男性:1.4mg/d,女性1.2mg/d。
6.叶酸:成年人:400ug DFE/d。

五类人不建议补充维生素
胃溃疡患者要避开维生素A:研究发现,补充维生素A的同时服用治疗胃溃疡药物,会严重削弱后者的药效。

骨质疏松患者避免维生素A:维生素A会使体内部分钙物质流逝,从而降低人体内的钙含量。

老年群体避开B族维生素:老年人年龄过大,对口服B族维生素的吸收和摄取率就会相对降低,反而肝脏和肾脏的副作用就会相对增多。

心脏病人避开维生素E和钾:心脏病患者大剂量补充维生素 E(超过每天363 毫克),心脏衰竭及发病后住院危险分别会增加13%和 20%。过量补钾(每天超过 3500毫克) 会增加心悸和心律失常危险。

糖尿病患者避开维生素 B3:糖尿病患者大量补充维生素 B3会导致血糖升高,补充剂量越大,造成的血糖问题就越严重。

温馨提示:维生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取,一般无需额外补充,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
部分资讯来源:百度健康、复禾健康、有来医生、安安科普、中毒与急救医学资讯、中医养生与健康等
执行编辑:徐长卿、知晓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
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