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气来源不止是饮食!夏季这种洗澡方式同样“招湿”,别再做了
十三行国医馆想要提醒大家,洗澡归洗澡,尽量避免“用力搓澡”,否则湿气容易找上门。
用力搓澡,湿气加重
很多人认为搓澡能够“搓”走身上的“泥”,身体就会变得更加干净,但事实上,这些“泥”对于我们来说并非是不好的东西。
“泥”其实就是人体的上皮角质层,一般是由人体分泌出来油脂以及皮屑、汗液以及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和衣物上的纤维组成的,其中大部分是皮脂腺分泌的油脂。
这些油脂虽然看起来恶心,但却是我们皮肤表面的保护膜,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的同时,还能防治营养物质的散失。
一般来说,油性皮肤的人,身体分泌出来的油脂会更多一点,经常不运动人,分泌的油脂更多。
当然这些“泥”也包含了一定量的外源性污垢,包括体表微生物、环境污物、各类化妆品等等的沉积,所以适当的皮肤清洁还是必需要做的,只是不要过于频繁。
皮肤是我们人体健康的第一道屏障,太过频繁的搓澡,坏处在于破坏了皮肤表面的油脂,使皮肤干燥、起皮、皲裂,甚至间接引起一些皮肤病。
从中医角度来看,当我们人体的首道屏障受到损伤,湿气也就有机可乘,尤其是我们洗澡的时候,深处环境湿气非常重。
总而言之,搓澡有度,一般来说一周两次即可,力度不宜过大,时长不超过10分钟。
炎炎夏日,这些习惯也容易招湿
1喝冷饮
冷饮最易伤害脾胃,毕竟脾得温则运,过度冷饮容易消耗脾阳,致使脾运化功能失常。
2过度贪凉
夏季很多人都会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,还会将空调温度设置得非常低。一旦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,过多的湿气和冷气就会进入人体之内,导致体内的寒凉之气过重。
3久坐
久坐伤脾,脾不好了,运化功能减弱,湿气自然就会增多,此外,动则生阳,阳气可是湿气的死对头,从不运动的人体内一定会有湿气。
4饮食不当
重口味食物,会给肠胃增加负担,导致消化不良,肠胃不好,会影响到人体对于水分的吸收和代谢,使得水分不能及时排出,堆积在体内,加重湿气。
3远离湿气小习惯
01、洗澡后及时擦干
洗澡洗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,吹干头发,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。
02、不要直接睡地板
03、坚持运动去湿气
运动能舒筋活络,帮助身体器官的运作,促进血液循环和水分代谢,有助于将湿气排出体外,尤其有氧运动,如跑步、游泳、瑜伽等。
04、常通风
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,建议多开窗透气。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,还可以打开风扇、空调,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。
05、脱下潮湿衣物
夏季雨多,不小心被淋到了,回家后赶紧更换湿了的衣物,包括淋湿的鞋子,保持房间干燥。
部分资讯来源:医说健康、健康百科、养生中国、39养生堂、浙江大健康、妙手医生等
执行编辑:徐长卿、知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