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入口的它竟含一级致癌物!这些东西赶紧扔掉,别再吃了
然而在我们身边却藏着各种各样的致癌物质,一不留神,就会把祸患吃进胃里面。
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黄曲霉素。
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,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,在肝、肾、肌肉、血、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。
黄曲霉素在湿热地方出现的机率较高,尤其是厨房,可诱发肝癌、胃癌、肠癌等疾病。由于厨房环境相对潮湿,加上油污中内含油脂,油脂作为有机物为细菌的分解提供了食物。吸油烟机内部潮热,加速了细菌的生长,可产生黄曲霉素等多种病菌。
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,280°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!
一些发霉的器具和食物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。
1发霉的筷子、砧板
筷子是作为中华饮食传统文化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但是在长期的潮湿环境下,没有进行及时的清洁就可能发霉,但这种“发霉”不一定会产生黄曲霉素。
真正产生黄曲霉素的往往是筷子里面隐藏的淀粉和食物残渣,尤其是木筷子,更容易“藏污纳垢”。
砧板也是同样的道理,木砧板表面存在大大小小的夹缝,更容易容纳食物残渣。
使用木筷子时,建议大家洗完筷子后沥干水,不要着急放进筷子盒;又或者使用镂空的筷子盒,更有利于保持干燥;砧板每次使用完后必须清洗干净,清洗时可以加入食醋可以更充分地杀死细菌。
一般来说,把木筷子换成是不锈钢筷子会更耐用,且更容易清洗。
2发霉的食物
淀粉含量越高的食物,发霉时产生的黄曲霉素越多。
米饭、馒头:此类食物淀粉含量较高,不但会产生黄曲霉素,还容易滋生葡萄球菌,两种无菌均耐高温,不易被杀死,一般建议米饭、馒头等两天内没吃完就要处理掉了。
花生玉米等各种豆类:此等食物淀粉含量同样比较高,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,霉变时同样会产生黄曲霉素。
发霉的茶叶:别看茶叶本身干爽,储存不当同样会发霉,一般来说茶叶的保质期在18个月左右。
3过期或变质的食用油、调味品
食用油:食用油是有有效期和保质期的,有的是一年半,有的是两年,有的油类存放时间过长,因为氧化,水分的蒸发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,会使得油的品质发生变化,引起酸败(气味变臭)、混浊、有机物分解等现象,甚至产生黄曲霉素。
含蛋、牛奶、蔬果成分的调味品:这些调味品产生的黄曲霉素主要来源于其成分中的蛋白质、糖、氨基酸,其储存的温度越高或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变质。
4久泡的木耳
干木耳本身无毒。人们在泡发干木耳时,如果浸泡的时间过长,就会被细菌、霉菌污染,产生有害物质,如黄曲霉毒素、青霉毒素等。尤其是夏季气温高、天气热,木耳浸泡在水中更容易霉变。食用这样的木耳,有可能会有呕吐、腹泻、严重者甚至引起脏器衰竭。
规避黄曲霉素小技巧
1.油热了先加盐
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放入少量食盐,搅拌10~20秒,可以帮助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。
2.多吃点绿叶蔬菜
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,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,预防肝癌。
3.加入山苍子
山苍子中含有柠檬醛,是目前最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的天然成分,在做菜时加入3-4粒山苍子,不仅可以提味提香,也可以极大的去除食物表面含有的黄曲霉毒,同时也能帮助排除体内积蓄的黄曲霉毒。
部分资讯来源:千龙网、健康时报、养生中国、家具蜜小姐、人民资讯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