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开始,天地之间阳气生发,人气亦生发,木气疏泄,则容易下元不足。从整年四时来看,春天是人气最虚的一段时间,也最容易感染寒邪,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的“捂”,来抵御寒邪的入侵。

此外,春天也是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脑血栓、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,通过“捂”为身体保暖,有助于身体内环境的和谐运作,从而能达到保养的效果!

春捂:7天15度,严防“春病”!
春捂时机:春捂应该在冷空气到来之前24—48小时,很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时间密切相关,此时春捂能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。

如果气温回升了也应该再捂七天,并慢慢从冷天的穿着到热天的穿着过渡。

春捂温度:15℃是春捂的临界温度,尤其是对儿童、老人等需要“春捂”的敏感人群来说,15℃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。

也就是说,当气温持续在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时,逐渐减少春捂。

春捂“捂”住四个部位
春捂并非穿棉袄,而是轻衣,不凉不热是最好的体感,一般情况下,春捂要捂手腕、腰眼、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。

1手腕:守全身血脉
对于手脚冰凉的人,手腕处气血不足,就无法达到全身暖和的目的,此外,我们的手腕上有“神门穴”。

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,位于腕部,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

主治:心病,心烦,惊悸,怔仲,健忘,失眠,癫狂痫,胸胁痛等疾病

按摩方法:点按,每遍30次,每天3~5遍。

2腰眼:肾好一切都会好
推荐穴位:肾俞穴

肾俞穴位于腰部,第二根腰椎棘突下,左右分别二指宽(旁开1.5寸)处,归属足太阳膀胱经。经常按摩有补肾助阳、调节生殖功能、缓解腰痛的作用。

方法:每日临睡前,坐于床边,两手摩擦双侧肾俞穴,每次10~15分钟。

3小腿:聚阳气、一年少疼痛!
老人容易出现偏头痛和小腹痛,甚至恶心呕吐,眼睛疼,可能属于肝阳虚,所以要保护好小腿,除了衣服保暖外,必要时进行热敷和足疗都可以。

小腿冰冷的人可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,像健身操,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,运动可以让身体免疫力提高,让身体里面的寒气及时排出。也可以用手掌按揉上肢外侧部位,需要来回按揉40多次,一直感觉到有微微发热为止。

4肚脐:启动胎息能延寿!
肚脐周边有不少养生穴位,所以在春天我们也要照顾到肚脐。

春捂肚脐要避开短款的上衣、低腰的裙子以及裤子,每天睡前还可以用热毛巾来捂一捂腹部,这样也能疏通肚脐周边的经脉,促进气血运行。

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,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,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、爱腹泻的人,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。
360截图20230414162134121.jpg
3儿童春捂,要注意别太热!
家长爱孩子心切,老是怕孩子着凉,即使天气并不凉快也坚持为孩子添衣,可能会导致小孩出现“捂热综合征”,即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,导致缺氧,高热,大汗,脱水,呼吸困难等问题。

家长怕孩子冻感冒了,又怕被热着,该怎么判断孩子热不热,如何添加衣物呢?正确的方法是看孩子颈后是否出汗而不是手心脚心,如果孩子稍微活动一下就出汗,脸红,那一般就衣服穿多了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
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